受疫情影响,幼儿园延迟开学。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即将面临幼儿园毕业,很快就要升入小学开启一段新的生活。往年,孩子到了大班,幼儿园会制定系统的幼小衔接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组织开展系列幼小衔接活动,但是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居家抗疫时期,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更应该趁这个特殊时期给孩子做好开学准备。
近期大班的家长们困惑和问题很多,如:孩子进入小学后,习惯上能否适应?是不是要提前教育、超前学习......从家长们反应的问题,可以看出家长焦虑的心理。那么,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做好线上幼小衔接工作?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居家的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成了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园大班年级组5月15日组织开展以“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大班幼小衔接工作”的专题教研活动。
首先,教研组长就此次专题教研活动从教研问题来源、目标、内容做了简要说明,对“幼小衔接”的概念进行澄清之后,确定幼小衔接的目标。老师们针对教研组长提出的问题“孩子具备哪些能力可以入小学”进行了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教师通过在教研前查阅相关资料,从 “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学习品质等因素”等方面判断孩子是否具备入小学的能力。
接着,大班年级组就“幼儿‘宅在家’”,教师如何做好线上幼小衔接工作?”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小组经过自己的思考、经验与同伴分享、交流,形成了指导策略,并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主题切入”。围绕“我上小学了”主题活动开展线上幼小衔接工作,以“线上访谈” 的形式为活动切入点,对幼儿和家长进行采访,及时关注、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入学需求,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欲望,使得幼小衔接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2、第二阶段:“认知准备”。成立各领域小组,定期以“线上活动”的形式为幼儿和家长推送早期阅读、安全常识教育、画画写写、线上云参观等有关“幼小衔接”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向往的小学生活。
3、第三阶段:“能力准备”。 家园合力,班级打卡,每天为孩子适时安排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小任务,如:整理物品、帮做家务、每日一读、每日一画等,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学习等习惯,从而提高幼儿的独立意识、任务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能力。
最后,年级组就“家长如何做好孩子入学准备工作”进行了讨论,老师们认为,家长需要从“幼儿心理、幼儿习惯、幼儿学习”等方面做好准备。老师特别提到: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家长的态度要积极,更要讲究策略。如: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需要家长重点关注孩子的问题有哪些?



此次教研活动,大班年级组的老师们研讨前,查阅资料、撰写学习笔记;研讨中积极思考、激烈讨论,达成共识;研讨后,及时梳理,认真思考,撰写幼小衔接方案,分组制定线上活动内容……极大地调动了老师做好幼小衔接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幼儿园与小学的和谐接轨做好充分铺垫。学习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教研的道路同样如此,为了孩子,为了提供更优质教育服务,我们的教育需要常教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