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学前教育信息部副主任茅红美和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符号与认知实验室执行主任徐慈华分别作了《数据透视下的学前教育互联网学习与发展》、《视觉学习型幼儿园的建构》的专题讲座。茅主任在讲座中提到:“学前教育互联网学习发展对幼儿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茅教授通过微视频,让大家了解到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20年的发展历程,并讲解了基于EDM模型的学前教育互联网学习发展现状及趋势。最后,她对互联网疫情期间的学习谈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老师在疫情常态化时期要灵活运用互联网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教育教学,推进学前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营造科学育儿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享受更加美好快乐的童年!
徐慈华老师为我们作了题为《视觉学习型幼儿园的建构》的讲座。徐老师以独特的三维立体虚拟化空间游戏的方式拉开了讲座的帷幕,在厘清“知识可视化”的概念及工具后,徐老师与各个分会场的老师进行了在线互动测试。在徐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图像、空间+想象的策略帮助老师很快记住了12个数字相对应的图案。徐老师还通过分享国外幼儿园的系列小故事,让我们了解到运用涂鸦笔记、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可视化工具可以有效辅助孩子记忆、判断……运用空间、字符转换和组合加想等可视化的方式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判断力等,也能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13日下午,参会老师认真听取了自治区教研室教研员张洁老师题为《幼儿园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的讲座,以及宁夏三所创新素养教育领航幼儿园园长的经验交流。张老师从幼儿园创新素养教育概念辨析、表现特征、培养目标、实施途径、主要方法、环境条件六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读。张老师指出:“要充分认识创新素养,培养儿童的创新素养,而保护和激发儿童创新素养的前提,是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学前教育课程的特征等。”在张老师专业的解读下,我们对幼儿园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的内涵、途径和方法有了更深层析的认识和理解。